“iPad vs Kindle”的争论不妥

发布日期: 2010/2/21    标签: 行业动态
来源:星际网络  www.56iq.com

美国苹果公司发布了平板型终端“iPad”以后,到处可以听到议论“iPad冲击波”的声音。从“iPad是开拓新计算(Computing)时代的设备”、“除非是电脑迷,否则一台iPad就足够了”的拥趸,到“看不出有什么了不起之处”、“将会重蹈被称为全球首台PDA的Apple Newton的覆辙”的质疑派,观点可谓形形色色。

“iPad vs Kindle”的争论不妥,信息显示系统,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,数字标牌,digital signage

作为笔者的个人意见,“让(苹果)给忽悠了一把”是我想说的真心话。在2010年1月初举办的“2010 International CES”展会上,笔者见到了许多平板型终端的试制品。当时的感觉是“平板型终端要在硬件方面实现决定性的差异化很困难”。这是因为,虽然处理器及显示器有多种选择,但从用户角度来看,它们都是“平板型终端”。

平板型终端决定胜负之处,在于用户界面以及应用程序等软件的制作。笔者此前曾预想,既然是在该领域具有专长的苹果公司,肯定会“提出令所有人振聋发聩的方案”。但是,从iPad发布会上史蒂夫·乔布斯(Steve Jobs)的产品推介演讲中,笔者却没感到像iPhone发布时那样的震撼。虽然预装的应用软件的确具有该公司一向的考究风格,但使用方法的提案基本上都是“意料之中”。

由此,笔者感到了平板型终端这种可以任意进行设计的产品的开发难点。与此同时,“这种产品怎么样?大家都找找最适合自己的最佳用途嘛”,笔者觉得先来个投石问路才是乔布斯的目的所在。

杂志内容能让iPad大放光彩?

在对iPad而言是杀手级应用之一的电子书领域,iPad将如何与美国亚马逊(Amazon.com)的电子书终端“Kindle”展开竞争,人们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。当然,对iPad而言,电子书这种东西只不过是应用之一,但目前笔者关心的是iPad对领军迅速增长的电子书市场的亚马逊所带来的影响。

“iPad vs Kindle”的争论不妥,信息显示系统,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,数字标牌,digital signage

笔者认为iPad与Kindle是“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”。虽然对Kindle的影响不会是零,但笔者认为两者的消费层以及使用目的各不相同。目前,Kindle的主力用户是40岁以上的读书迷。在他们来看,不必去书店就能以便宜的价格、而且是在想买时马上就能买到畅销书籍的Kindle,是一种极具魅力的终端。虽然目前只能显示黑白两色,但在长时间读书时,对眼睛带来的负担比彩色液晶显示屏要小。

美国著名出版商赫斯特(Hearst)的子公司、从事电子书业务的Skiff公司总裁Gilbert Fuchsberg表示,“在美国,日常阅读报纸及杂志、毎年读6本书以上的人口有6500多万。电子书终端的目标客户是这些人,这些人在全球各国的数量很大”。预计苹果公司的电子书发送服务“iBookstore”要在内容的质与量上赶上亚马逊的“Kindle Store”尚需时日,因此,爱书者们可能还会选择Kindle。

另一方面笔者认为,比起长时间读书这一用途,采用带LED背照灯的彩色液晶屏的iPad,更适合作为一边翻阅杂志及报纸、一边在互联网上浏览相关信息的信息终端来使用。与设计成可供用户埋头读书的kindle相比,iPad的用户层理应是截然不同的。

对于作为电子书终端的iPad,笔者希望其能够提供配备电子纸的Kindle在技术上非常难以实现的彩色杂志内容,并让用户能够舒适愉快地体验这种服务。在9.7英寸的大显示屏上保持杂志布局不变,同时,如果点击杂志的照片部分则可播放影像等,iPad有可能提供这些新体验。

在由于苹果公司的涉足、今后将迎来发展期的电子书市场上,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尝试。作为出版社的我们自身应怎样去应对,笔者在思考此类问题的同时,期待着电子书市场的热度能够保持不减。

星际液晶互动系统:精彩、易用、可靠!

图片没有加载

关注官方微信:DigitalSignage,每周最新鲜、有料的数字标牌行业动态推送。

 咨询热线: 400-668-6870        星际网络 版权所有 © 2000-2025 备案序号:浙ICP备06045021号